少儿编程随笔:记录我与编程的点点滴滴

从小学三年级开始,我就对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那时候,班里有位同学喜欢用自己的笔记本玩游戏,我就好奇地凑过去看。他教我玩《愤怒的小鸟》,我很快就迷上了。但我想更进一步,于是我开始学习怎样用代码制作游戏,这种学习方式就此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。

《Scratch》入门

第一次了解编程语言也是在那个学期,老师教我们用《Scratch》编写简单动画。虽然当时只是简单地让猫头鹰说话或者跳个舞,但是我觉得很厉害。

《Scratch》以类似乐高玩具拼装的方式进行编程,让我更容易理解程序的结构。我在家里弄了一个《Scratch》的儿童编程软件,玩模拟机,更加丰富了我的编程体验。

一门新语言:Python

进入了初中,我开始尝试接触更多的编程语言。最开始尝试的是Python。与《Scratch》不同,Python并没有可视化的界面,需要通过简单的代码实现一些操作。

当时我从网上下载了一本Python教程,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阅读,边看边实践。我敲错了很多遍,但是出现错误时我也开始慢慢锻炼耐心与毅力。

更多的探索

在掌握了Python基础之后,我开始探索其他编程语言。Java、C++和JavaScript成为我愿意去挑战的新方向。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,从不同的语言中了解到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。

除了编写代码,我也渴望更多的实践经验。于是我参加了一些竞赛,其中最有趣的是机器人竞赛。我和几位同学从设计、制作、编程和比赛整个流程都参与了其中,度过了一段独特的学习经历。

编程未来

编程这门技能时至今日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。与有限的编程教育相比,我更喜欢通过自学掌握这门技能。没有人用强迫的方式让我去学习,这段经历也让我对缺乏启发式教育问题有了更深的体悟。

我相信编程是一项基本技能,必将在未来的世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我也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相关指导或者教学,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编程。

这是我与编程的点点滴滴,我会继续努力探索这条路,希望未来能够走得更远。